近日,《自然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的实验研究结果,声称摄取“赤藓糖醇”可能增加血栓、心脏病、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来说,若血液内的“赤藓糖醇”处于高水平,其心脏病发或中风的风险将会增加两倍。
(相关资料图)
这一结果引发了市场对于赤藓糖醇以及其它代糖的担忧。随着网红饮料“元气森林”的大火,以赤藓糖醇为典型代表的代糖市场被迅速引爆,“无糖”成为了一种新的健康潮流时尚标,各种无糖饮料、无糖零食风靡。
然而代糖真的完全健康吗?对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而言,它可以作为安全食品长期食用吗?
为了探究这两个问题,《知识经济》记者联系到了知识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旭辉先生,希望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揭开代糖对健康影响的真相,并探讨未来无糖市场真正健康的发展方向。
01
代糖并非可以大吃特吃
“关于代糖,很多消费者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代糖不会被人体吸收,所以可以放心、大量地吃,这是很危险的。”张旭辉说。
代糖确实难以被人体吸收,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产生甜味来刺激味蕾和大脑,缓解高血糖人士对“甜”的渴望,但又不会真正进入到细胞和血液中,这样就可以达到“欺骗性”安抚嗜糖情绪的目的。
然而实际上研究发现,大脑收到甜味信号后会通过中枢神经分泌多巴胺,给细胞发出“糖来了”的错误信号,“兴奋”的细胞迟迟等不到糖,就会认为中枢神经和多巴胺在“欺骗”它。长此以往,原本健康的人会出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糖代谢紊乱,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原本就患有糖尿病的人则可能会发生细胞“报复性”饿糖,难以自控地产生“暴食糖”行为,重者可致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代糖并不完全健康,也不适合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经常或大剂量食用。
张旭辉坦言:“业内对于长期食用代糖的危害早有共识,但整个食品界一直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尤其是在消费者层面,很多消费者依然把代糖‘奉为圭臬’,这对于控糖人群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此次《自然医学杂志》指出赤藓糖醇可能增加血栓、心脏病、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是对“代糖并不完全健康”的进一步实验认证,希望可以引起食品界和消费者的重视,尽快纠正公众对代糖的错误认知。
02
市场中的代糖陷阱
除了代糖本身存在的问题外,目前市场对于代糖的过度推崇和应用也是造成健康问题的一大原因。
过去常见的可口可乐、雪碧、果汁、奶茶等饮料中加入的糖分主要是白砂糖和果葡糖浆,再配以食用香精调味。现在很多饮料都以各种代糖取代了白砂糖,并凭借“0糖”“0卡”“0热量”的标签大火于市场,这多是“营销概念”惹的祸。
首先,所谓的“0糖”并不等于无糖,“0卡”也不等于没有热量。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只要每100克固体食物或每100毫升液体食物中糖的含量小于等于0.5克,就可以在标签上标识“0糖”。因此一瓶500毫升的“0糖”饮料,实际上含有的糖分可能在2.5克左右。
其次,很多商家宣称“没有蔗糖,所以无糖”,颇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实际上除了蔗糖外,代糖、淀粉也都是糖。以无糖饼干为例,商家声称饼干无糖,但饼干本身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淀粉是多糖类,怎么可能无糖呢?
因此在选购食品的时候,切不可因为包装上的“0糖”“无糖”而被忽悠了。
目前市面上声称“0糖”“低糖”的饮料有很多,它们所采用的代糖甜味剂主要分为三大类:
本刊记者对常见的“0糖”“低糖”饮料中的主要甜味剂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赤藓糖醇、三氯蔗糖、木糖醇、阿斯巴甜和安赛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甜味剂,尤其是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堪称是甜味剂中的“明星产品”。
赤藓糖醇又称赤藻糖醇、钴华,是糖醇中最便宜的一种,甜度约为蔗糖的60%~70%,可以通过大量添加来调取口感。它是“元气森林气泡水”最主要的甜味剂,大火后又被应用于“农夫山泉苏打水”“喜茶气泡水”“外星人电解质水”中。
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是一种高倍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400~800倍,只需要添加一点点就能达到较高甜度,我们熟悉的“可口可乐零度”“生活宜简苏打水”等都是以它为主要甜味剂。
低成本的赤藓糖醇+高甜度的三氯蔗糖显然成为了当下最受饮料生产商青睐的甜味剂组合,元气森林、农夫山泉、喜茶、生活宜简等品牌都是这种组合的钟爱者。但是如前所述,这些代糖成分并不完全健康,也不是真的“无糖”,因此想要控糖还应尽量少喝。
03
远离甜味才是降糖良方
既然市面上的这些代糖都并不利于控糖,那对于需要控糖的减肥人群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怎么办?有没有相关的营养保健类产品可以实现控糖、降糖?
张旭辉提醒消费者,“无糖”“低糖”在产品层面往往只是理想化的健康概念,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目前除了医用手段和药物外,市面上几乎没有真正可以降糖的产品。如果有非医药类的产品声称可以降糖,那么可能就要引起警惕了。
对于需要控糖的减肥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张旭辉给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远离甜味,努力让身体和味蕾习惯少糖、无糖的环境,减少糖量的摄入。
第二,少食多餐,控制每餐摄入的致糖食物量——包括米饭,避免升糖指数过高。
第三,保持适当运动,减脂降糖。研究证明部分脂肪可以转化为血糖,因此运动和减肥对于降糖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否则心脏负荷会过大。
第四,控制情绪,尽量避免因情绪起伏过大导致的血糖飙升,保持情绪平稳。
张旭辉呼吁消费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离甜味要从孩子抓起,不要给孩子吃过多的水果、甜食,否则多巴胺会形成记忆,长大后难以戒掉对甜味的依赖,容易埋下糖尿病隐患;同时,孕妇要避免猛吃水果,水果中的糖分很高且为单糖,不需要经过肠道酶的转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摄入太多也容易导致糖尿病,以至于中国已经成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发区。
04
改变剂型和工艺是产品方向
站在相关直销企业或新零售企业的层面,专门以降糖为诉求去生产相关产品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在宣传推广方面也存在巨大限制和风险,不利于企业稳定或扩大发展。因此,在营养保健品市场“生产降糖产品”似乎成了一个伪命题。
对此,张旭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虽然不建议企业专门以降糖为诉求去生产相关产品,但是可以针对有控糖需求的人群进行现有产品的无糖化或低糖化改造,这样也从另一个层面创造出了差异化的市场需求。”
改造可以有两种思路:
一是改变剂型,把相关产品做成片剂、胶囊的形式。目前市面上很多营养保健类产品都是以固体饮料、口服液等形式存在,这类产品为了保证食用口感,必须加入各种添加剂、甜味剂来进行调和。而片剂、胶囊一类的吞服产品则不需要考虑口感问题,可以真正做到不添加或少添加代糖,从而保证真正的无糖化或低糖化。
二是改变工艺,采用“发酵”等工艺来生产相关产品。发酵过程中会对分子链进行切割,使得长链变成短链,因此经过发酵后的物质糖分会变低,这样也可以从工艺手段上实现产品的低糖化。
总的来说,具有降糖功效的产品很难以营养保健品的形式出现,这一点需要引起消费者和相关新零售企业的共同注意。代糖的相关研究已经基本证明了“安慰味觉”这一行为本身是具有风险的,只有从产品本身出发,去思考如何做到不加糖或少加糖,才是未来无糖市场真正健康的发展方向。
标签: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